乌兰县依托茶卡盐湖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优势,将全县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150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在茶卡镇建设宾馆、自驾车营地等项目,通过分红及吸纳务工等收益分配方式,整体带动6个村、405户、1113人受益。而在过去几年里,像这样通过旅游带动脱贫的村已不是少数。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发展**会解到,近年来,我省藏区贫困发生率在大幅减少。据统计,青海藏区人口已经从2013年底的28.2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6.3万人。
青海属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省份,脱贫攻坚难点在藏区,而藏区深度贫困地区全部位于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拥有诸多旅游资源,甚至堪称“中国之**”,乃至“世界之**”。
“加快果洛藏区旅游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据果洛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局长俞跃明介绍,果洛州鼓励引导牧户参与旅游经营,开办牧家乐和乡村客栈等旅游产业。截止目前,全州共开办牧家乐180余家,乡村驿站4家,实现就业1200余人。2017年落实乡村旅游发展资金101万元,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扶贫资金900万元,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藏区旅游扶贫,省旅游发展**会立足青海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旅游扶贫模式,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做法,也走出了一条可推广的路子。青海省旅游发展**会副主任常红安认为,历史机遇、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是青海藏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企业、产业是青海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今,我省举全省之力建设旅游名省。良好的机遇、丰富的资源是青海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旅游也必然是青海藏区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上一条:青海:绿色发展铺实乡村旅游致富路
下一条:三大项目为青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添彩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